字典

𢭠字的意思

𢭠
𢭠
简体部首扌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0画
繁体部首手部
五笔RXTD仓颉QPOK郑码DRMA结构左右统一码22B60笔顺一丨一一フノ一一ノ丶
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𢭠字UNICODE编码U+22B60,10进制: 142176,UTF-32: 00022B60,UTF-8: F0 A2 AD A0。

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𢭠

撲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唐韻》蒲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弼角切,𠀤音雹。《說文》挨也。《廣韻》相撲也。

《增韻》踣也。《韓愈·納涼聮句》朽杌惧傾撲。或作𢷏

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與㩧同。擊也。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木切《正韻》普卜切,𠀤與攴同。小擊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

杖也。與扑同。《荀悅申鑒》桎梏鞭撲,以加小人。

《荀子·臣道篇》若馭撲馬。《註》未調習之馬。

《集韻》博木切,音卜。拭也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撲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挨也。从手菐聲。蒲角切

说文解字注

(撲)挨也。撲與扑㯷、義皆別。今人溷之。廣韵一屋云。拂箸。今義也。从手。聲。蒲角切。廣韵普木切。一部。

©2023 qubige.com